
秦岩
论文题目:《往复走丝高精度大锥度线架设计及交替进电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
1、研发设计了高精度大锥度线架结构。对立柱等主要部分进行结构改进设计,对主要零部件的应力应变和形变量进行仿真分析。
2、微观分析了高厚度工件纵、横剖面尺寸差的成因,提出了一种交替进电的加工技术,试验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高厚度工件加工的纵、横剖面尺寸差。
3、试验分析了各加工因素对工件纵、横剖面尺寸差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获得多次切割的最佳工艺参数,综合各项改进措施,工件纵、横剖面尺寸差为17μm,表面粗糙度值为Ra1.876。
工作单位:
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

陈志斌
论文题目:《大尺寸N型硅的高效稳定放电切割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
1.设计并搭建了基于放电概率检测伺服系统,
2.提出了N型硅晶体采用负极性加工方法能够实现高效放电切割。
在放电切割试验中负极性加工相比于正极性加工切割速度提高约12倍,实现了硅晶体的高效放电切割。
3.提出了在硅晶体表面化学镀铜和激光扫描等方法能降低其接触势垒。
4.实现了N型硅晶体的大尺寸、小厚度及定晶向高效放电切割。硅晶体切割高度为306mm,厚度为0.25mm,所切割硅片高厚比达1224:1。大尺寸N型硅晶体在负极性加工条件下其平均切割速度为110.12mm2/min。并对200片306mm高度的单晶硅进行定晶向放电切割,最终晶向误差均在3′以内。
发表论文:
[1] Chen Zhibin, Qiu Mingbo, Zhao Jinchao, et al. Research on improving the discharge cutting efficiency of N-type high resistance silicon based on electroless plating[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工作单位:汇川联合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江苏苏州

潘浩
论文题目:《大尺寸N型硅的高效稳定放电切割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
1.分析了变厚度工件高效切割时伺服进给不稳定原因,设计了以空载率等于短路率为原则的伺服进给反馈系统,提高了工件厚度突变时进给的稳定性;
2.设计了脉冲间隔调节反馈系统,实现了25%左右波动的击穿延时波形,获得了无烧伤的表面;
3.设计了双重反馈控制系统,在切割双向阶梯变厚度工件时,无烧伤条件下加工效率提高24%
发表论文:
[1]潘浩,刘志东,潘红伟,张明.往复走丝型线切割变厚度高效无烧伤切割研究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2022.
工作单位: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穆宏鹏
论文题目:《液中喷气放电诱导烧蚀铣削加工研究》
1.研究了极间介质模式对放电诱导烧蚀铣削加工的影响,发现液中喷气模式的材料去除率、相对电极损耗率和相对氧气利用率均达到3种模式中最高值;
2.仿真了烧蚀加工的极间流场状态,阐明了液中喷气模式相对氧气利用率提升的原因;
3.对比分析了不同电极材料对加工效果影响,开展了工艺试验,实现了三维曲面工件的稳定铣削加工。
发表论文:
[1]穆宏鹏,刘志东,周顺程,等.极间介质模式对放电诱导烧蚀铣削影响研究[J/OL].航空学报.
工作单位:南京埃斯顿自动化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陆彬
论文题目:《光固化成形氧化铝陶瓷天线及表面金属化工艺研究》
主要研究:
1.以500 nm、5 μm粒径的氧化铝陶瓷粉末为基体材料、1 μm氧化钛陶瓷粉末作为改性材料,配合光敏树脂、分散剂,试验得出最佳浆料配比。研究了最佳的成形参数。
2.借助于热重分析曲线,制定出脱脂加热曲线,减少坯体开裂、鼓包等缺陷。研究合适的烧结曲线,通过加入氧化钛使烧结温度降低了约300 ℃。
3.通过金属刻划活化的方式,使陶瓷表面不需要涂覆敏化剂或活化剂便可进行化学镀铜。
4.针对设计出圆锥喇叭天线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陶瓷材料的样件具有良好的电磁性能。
发表论文:
陆彬,焦晨,叶昀,赵剑峰,谢德巧,沈理达,徐原野 .光固化成形氧化铝陶瓷表面选择性金属化工艺研究[J].热加工工艺
工作单位: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五研究所,江苏南京

徐原野
论文题目:《激光选区熔化成形 TiC/316L及耐高温性能研究》
主要研究:
1.利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效果优良的TiC/316L复合粉末。
2.进行了SLM成形工艺研究。
3.对SLM成形样件的物相组成及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
4.对SLM成形样件的室温力学性能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TiC/316L复合样件的显微硬度、抗拉强度与延伸率、耐磨性能均有增强。
5.对SLM成形样件的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发表论文:
[1]徐原野,谢德巧,吕非,等.纳米TiC颗粒增强316L不锈钢强度与塑性同步提升研究[J].热加工工艺。(已录用)
[2]Zhangjie Sun, Yuanye Xu, Feida Chen, et. Effects of ion irradiation on microstructure of 316L stainless steel strengthened by disperse nano TiC through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J].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2021.

李军
论文题目:《铼增强镍基合金激光选区熔化工艺及性能研究》
主要研究:
1.对比分析了连续型、条形和棋盘扫描对成形和组织的影响,确定了适用于棋盘扫描的棋盘格尺寸;
2.制备了SLM专用的 Re/Incone1 718混合粉末,试验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扫描间距等工艺参数对成形的影响规律;
3.研究了Re含量对显微组织、成形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明确了3wt.%的Re含量的样件具有更好的显微硬度、致密度、室温高温拉伸性能。
发表论文
李军,谢德巧,吕非,等.扫描方式及激光重熔对激光选区熔化成形Inconel 718力学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
工作单位: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汪杰坤
论文题目:《面向航天的铝合金散热结构设计及散热性能研究》
主要研究:
1.设计了不同的空间行波管收集极辐射散热器结构,仿真测试证明了凹球结构兼具良好的散热性能和轻量化优势。对散热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和热应力分析;
2.制备了SLM散热器并调节工艺参数,搭建测试设备并实测不同结构散热性能;
3.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散热器表面粗糙度和散热性能的影响。
4.制备了阳极和微弧氧化涂层,分析了涂层的质量及涂层对散热性能的提高。
发表专利
一种空间行波管收集极凹球表面散热器,公开号:CN202110517396.7
工作单位
百得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苏州

王鸿哲
论文题目:《基于骨应力的仿生多孔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
主要研究:
1.基于骨应力的多孔结构设计方法。在前人基于泰森多边形原理设计多孔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依据其植入人体后的受力大小来对多孔结构的孔隙率进行调整,使其力学性能能够更加适应人骨。
2.探索基于骨应力分布的多孔结构的特征参数的特点,及这些参数与前人设计方法特征参数的区别。并通过有限元分析来验证基于骨应力分布设计的多孔结构的应力分布不均现象能否得到改善。
3.基于SLM技术的多孔结构成型工艺研究。以打印机的的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扫描间距为优化参数来开展正交实验,以打印机的致密度为参考指标来确定最佳工艺参数。
4.对基于骨应力设计的多孔结构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分别研究其设计参数对其准静态压缩性能和动态疲劳性能的影响。
发表论文:
王鸿哲,晁龙,梁绘昕,等.基于SLM技术制备的多孔结构的设计参数对其压缩疲劳性能的影响[J].应用激光, 2022, 42(9).
工作单位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四研究所,北京石家庄

柏华文
论文题目:《SLM铝合金基体表面自润滑镀层电沉积工艺试验研究》
主要研究:
1.研究了不同粒径MoS2微粒制备的复合镀层的摩擦学性能,确定了使用的MoS2平均粒径为0.8 μm。
2.研究了MoS2浓度、电流密度、扫描速度和电镀液流量对喷射电沉积Ni-MoS2自润滑复合镀层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3.研究了SLM样件表面织构参数对Ni-MoS2复合镀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明确了孔径较小及面密度较大的表面织构能获得更低的摩擦系数。
发表论文:
1.柏华文, 成海霞, 陈亚, 等. SLM 铝合金表面喷射电沉积 Ni-MoS2 自润滑复合涂层[J]. 热加工工艺。
工作单位: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娄桂宾
论文题目:《氧化石墨烯改性镍镀层电沉积制备工艺及抗菌性能研究》
主要研究:
1.提出了磁场辅助功能粒子扫描喷射电沉积方法,制备了高密度的纳米氧化石墨烯镍基复合镀层;
2.研究了镍基氧化石墨烯复合镀层的抗菌性能,揭示了抗菌机理,复合镀层在2小时内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达到90%以上;
3.针对人用抗菌使用时的出汗场景,试验研究了镍基氧化石墨烯复合镀层的耐腐蚀性能,并探明了该复合镀层在氯化钠溶液中的腐蚀变化规律。
发表论文:
[1] Guibin Lou, Ya Chen, Junwei Xu, et al. Preparation of Graphene Oxide-loaded Nickel with Excellent Antibacterial Property by Magnetic Field-Assisted Scanning Jet Electrodeposition[J]. Int J Bioprint.
[2] Guibin Lou, Lida Shen, Yingjuan Qian, et al. Study on the antibacterial and anti-corrosion properties of Ni-GO/Ni-Rgo composite coating on manganese steel[J]. Surface & Coating Technology.
工作单位:
航天时代飞鹏有限公司,江苏苏州

陈鑫松
论文题目:《高速往复走丝电解修整线切割工艺基础研究》
主要研究:
1.建立电解修整模型,基于法拉第定律推导出加工参数与蚀除量的定量关系,并利用试验进行修正。实验结果表明,针对电火花割一修二后产生的平均厚度为14 μm的熔化凝固层,当采用定量公式推导的6 μm/s的进给速度进行加工时,可将其完全去除;
2.探究了电解修整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实验证明,电解修整可改善表面形貌、减小表面粗糙度、降低熔化凝固层厚度;
3.对200 mm厚工件的电解修整进行研究,并分析了电解修整对高厚度工件纵横剖面尺寸差与拐角误差的影响。
工作单位:
南京荣耀终端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张寒旭
论文题目:《氧化锆/硅酸钙复合骨支架DLP成形工艺及生物性能研究》
主要研究:
1.制备适于DLP成形的复合陶瓷浆料。以氧化锆和硅酸钙为原材料,制备不同比例的复合陶瓷粉末,探索制备不同比例的复合陶瓷浆料。
2.探索陶瓷坯体脱脂和烧结工艺,制定陶瓷脱脂曲线,并确定最佳的烧结温度。
3.研究硅酸钙对复合骨支架生物相容性的影响。利用MC3T3-E1细胞接种在不同支架上测试生物活性。
4.探索复合支架表面粘附甲基丙烯酸酰化水凝胶(GelMA)在陶瓷支架表面粘附水凝胶,随后利用细胞实验测试其生物活性变化。
发表论文:
[1] Zhang Hanxu, Jiao Chen, Liu Zibo, et al 3D-printed composite, calcium silicate ceramic doped with CaSO4·2H2O: Degradation performance and biocompatibility. [J]. Journal of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biomedical materials,2021,121.
[2] Zhang Hanxu, Jiao Chen,He Zhijing,et al. Fabr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3D printed zirconia scaffold coated with calcium silicate/hydroxyapatite [J]. Ceramics International, 2021,47(19).
发表专利:
[1]沈理达,张寒旭,何志静等.一种表面涂覆金属的多孔骨植入物的制备方法 [P].CN202110472211.5,
[2]沈理达,张寒旭,焦晨等.一种基于原位法制备硅酸钙/氧化镁多孔生物骨支架的方法[P]CN202110191824.1
[3]沈理达,张寒旭,何志静等.一种可控多孔生物陶瓷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应用[P].CN202011449359.9
[4]沈理达,张寒旭,何志静等 .一种生物陶瓷表面涂覆医学植入 体的制备方法 .[P]CN202011215621.3
[5]沈理达,张寒旭,焦晨.一种光固化-FDM组合材料打印机喷头及其工作方法[P].CN202011169030.7
[6]沈理达,张寒旭,焦晨等.一种镁合金/生物陶瓷多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CN202011145074.6
毕业去向: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上海市闵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