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通讯】徐安阳:豁达的追梦者,笃定的科研人
发布人:邱明波  发布时间:2015-11-10   浏览次数:242

短发,圆脸,微胖,健谈,一双本就不大的眼睛笑起来眯成了一条线,徐安阳给人的印象总是那么幽默、豁达、开朗、乐观。立冬前夕,我有幸采访到了徐安阳博士,听他讲述“我这八年”。

一份感恩,“既然来了,我就不会浪费这几年。”

正如当初参军入伍一样,2007年秋天,徐安阳以强军计划委培生的身份,满怀热情地走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师从电光制造团队刘志东教授,开始了他追求梦想的学术生涯。但是,初到南航时一切都与自己的想象不同。实验室简陋的条件和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让信心满满的徐安阳迷茫了: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做?

然而,当他看到导师忍着病痛坚持上讲台谈笑风生的时候,当他看到实验室的老师们一心扑在科研上甚至连家都顾不上的时候,徐安阳感动了,“我不能对不起他们,我要做出点成绩来。”课题组老师们的辛勤付出给了他前进的动力,也让他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他曾经向导师立志:“既然来了,我就不会浪费这几年!”

也许正是这份感恩,使得他在科研中乐于也善于与他人合作。在徐安阳看来,没有人是全才,没有人可以脱离团队。要想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就要充分发掘自己的优势并将其发挥到极致,做别人做不了的事。

也许正是这份感恩,使得他在平时的生活中总是乐观豁达,笑脸迎人。“我这个有个好处就是什么事都忘得快,我也不愿意把悲伤和痛苦带给大家。”

八年磨剑,敢想敢做,不畏艰难

201510月,在博士论文答辩会上,徐安阳以一篇高质量的博士学位论文顺利毕业,并获得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然而,也许很少有人知道成绩背后的艰辛,为了科研他甚至差点毁容。

故事要从徐安阳读硕士的时候说起。从硕士到博士,徐安阳经历了试验设备从无到有,试验团队从落魄到兴旺的整个过程。2007年入学时实验室没有一台像样的设备,特别是电加工机床,可以说一穷二白,到现在他还清楚地记得刘老师带他们去徐宁老师工作室学习线切割的情景,那个时候时间有限,每个人的学习时间都很短。2008年,实验室购进了一台苏州开拓线切割机床,激动的心情无法言表,他的心里有了第一块自信的基石。然而,徐安阳当时的研究方向并不是线切割,而是此前从未有人涉猎的钛合金涂层技术。为了搭建实验平台,就必须使用机床电源,而为了使用机床电源,只能等到晚上或节假日别人都回去的时候再来做实验。一天晚上,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不慎将纳米钛粉点燃,由于纳米粉的尺度效应,瞬时发生爆炸反应,冲破保护罩,喷射到天花板的高度。“当时真是吓死了,差一点就毁容了。”徐安阳笑着回忆这段鲜为人知的经历。而在后续的科研中,像这样意想不到的困难比比皆是。

对于弱者来说,困难是绊脚石;但是对于强者来说,困难却是垫脚石。在徐安阳看来,科研中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问题。“搞科研就像你去一位朋友家拜访,而问题就好比那个给你开门的人。只有打开了门你才会发现惊喜。”每当他为一个新想法而有所顾虑的时候,他都会想到刘老师的教诲:“大胆做吧,即使失败了,也至少可以证明这是一条死路。”

正是凭借着这份不畏艰难、敢想敢做的精神,徐安阳在研究生阶段一共发表了16篇学术论文,其中2篇被SCI收录,5篇被EI收录,主持和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基金等5项科研项目,成绩喜人。

千里之行,爱旅游也爱文艺

科研之外,徐安阳最大的爱好就是旅行。谈到旅行,他如数家珍般地向我列举了到过的地方。在研究生期间,除了距离南京比较远的少数几个边疆省份之外,祖国的大部分省份都留下了徐安阳探索的脚印。除了著名的景点,每到一个城市,他都会抽出时间专门去参观当地的博物馆。专业之外,徐安阳最感兴趣的学科就是考古和历史。“我一直认为,我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是历史的延续。没有历史就没有今天,就没有我们。”对于人文社科类的知识,他不仅喜爱,而且还有自己的见解。他说,作为一个研究生,不能死读书,其他领域的知识,应该有所涉猎,“你可以不精通,但是你不能不了解”。不了解徐安阳的人,很难想象出一个工科生竟然能够跟经济管理学院的老师们打得火热。

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徐安阳的经常写一些诗词散文,或娱情,或调侃,或抒怀。在他的笔下,既有“冷风携尘入古都,博士夜读书。实验论文整数据,不觉已把头挠秃”这样无奈的自嘲,也有“风吹月静飘梅香,叶落枝冷暖寒窗。零乱琼花拽残影,水墨塞北铺寒霜”这样工丽的抒情;既有“杜鹃花开染四壁,苍翠影掩闻清泉”的细腻笔触,也有“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的旷达情怀。

这就是我们的师兄徐安阳,一个常怀感恩、豁达开朗、睿智可爱的逐梦者,一个不畏艰难、敢想敢做、不懈追求的科研人。徐安阳这八年,是精彩的八年。

编辑:王冠军

摄影:徐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