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6、17日,电光制造团队开展了研三学术成果组内讨论会,本次讨论会共设3D组、电沉积组、电火花组和半导体组四个分会,涵盖了团队的多个领域。出席会议的有电光制造团队相关研究方向的博士、硕士。会上,研三同学就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经验体会等方面进行汇报,同时对参会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与交流。

3D组讨论会分别由宦君、王冠军、林会杰、严惠就其研究工作作了汇报。宦君详细介绍了激光选取熔化设备系统的设计及工艺研究;王冠军从可控设计、制造工艺、力学性能三方面介绍了可控多孔结构的设计研究;林会杰介绍了激光选取熔化成形悬垂结构的仿真过程并分析了仿真结果;严惠阐述了分区扫描成形应力变形控制原理并对成形件进行性能验证。

电沉积组由赵凯林、汪川、卓威分别对各自研究课题进行介绍,并且汇报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赵凯林介绍了脉冲喷射电沉积制备纳米复合镀层的试验过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探究;汪川对旋转交织喷射电沉积的方案进行分析,得出了效果最好的镀层数;卓威介绍了动柔性装置的组成、作用和纳米晶块体的制备方法及加工效果。


电火花组由杨冬雷、陶筱天、邵俊科、俞晓春对各自的研究工作进行展示汇报。杨冬雷分析了放电烧蚀的放电特性并进行电极快速进给放电烧蚀试验;陶筱天提出一种负极性电火花加工和电解电火花加工组合加工方法并利用构建的组合加工试验平台进行了TC4钛合金小孔加工试验;邵俊科利用实验探究了电极形式对电火花雾化烧蚀成形加工的影响;俞晓春分析了多通道放电雾化烧蚀加工过程,得出多通道放电加工有利于提高工件加工表面质量的结论。


半导体组由段亚俊、周威威、潘红伟、方来久、李成让介绍各自研究课题及研究成果。段亚俊建立了基于脉冲放电概率的电火花铣削伺服控制系统,并对加工工艺进行优化;周威威探究了金刚石线电火花复合加工弯丝原因并设计了弯丝控制系统;潘红伟利用不同脉冲电源进行了切割工艺试验,并提出工艺优化方法;方来久介绍并设计了绞合电极丝线切割装置并用其进行试验分析;李成让进行了超高厚度电火花线切割机构设计并进行分析各因素的影响。

此次讨论会不但展示了研三同学的研究工作、成果,还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视野。同时,也加强了各年级间的交流合作,对课题组研究工作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编辑:曹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