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暖阳拂面,春意盎然,在这生机勃勃的季节里,电光师生的科研氛围愈加浓烈。3月31日晚7时,电光制造团队党支部组织全体研究生在明故宫7-713教室举办了春天里的第一次科技前沿读书会,同时,这也是本年度第一期科技前沿读书会。会议由刘洋博士主持,焦晨、晁龙、葛梦醒等博士与会并给予指导。

本次读书会由刘洋博士主持并致开幕词,她强调了召开读书会的重要意义,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同时表达了希望大家通过读书会活动能够有所收获的美好期望。

首先,电光团队党支部书记焦晨为大家分享了一篇发表在高水平期刊上的文章,主要讲解了陶瓷打印的新领域——多种颜色DLP陶瓷打印,通过利用氧化锆等材料完成一些简单样件的成型打印,并用大量实验探究了固化深度的工艺参数等。借着文章的分享,书记为大家仔细阐述了如何提高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提出需要找准文章关键词,并展开联系论述过程,随后嘱咐道读书会的分享,不是简单地复述出所读文章,而是要讲清楚文章主要做了什么工作,有哪些创新点等,大家听后也深受启发,相信在科研的路上又向前迈出了稳健的一步。

随后,张子凡分享了一种基于先进的CCD处理区监控系统的激光粉末熔覆自动化控制方法,论文由俄罗斯一个科研团队在去年中旬完成,提出了关于激光熔覆的四种CCD相机监测方案,通过实验论证了照明系统的正确安置对于相机的监测结果有非常大的影响,创新点在于实现相机与熔覆头同轴时,得到的图像具有高对比度和多细节特征,有利于观测更有效的结果以及后续反馈实验的继续进行。
何杨东分享了利用仿生一步法制备出具有超疏水表面特性的材料,介绍了实验设备的类型以及主要制备方法及过程,并通过大量实验得到了多种材料的性能参数,对各材料的表面形貌也进行了 相关研究。基于这篇文章的分享,陈亚简单介绍了电光团队近几年对于超疏水研究方向所取得的成果以及研究趋势等,娄桂宾引申出了超疏水表面与抑菌抗菌之间的密切联系等,促进了读书会学术思维火花的碰撞。
接着,娄桂宾结合抑菌与抗菌的问题,分享了自然界中的昆虫是如何通过自身结构表面实现对外界细菌的抑制以及杀死的过程,并举蝉和蜻蜓例,细菌细胞通常是被生物表面微足,即足够细的小突起利用物理暴击刺破,或者利用表面分泌的黏液吸附细菌胞体,让细菌缺乏营养物质的获取而致死。分享过后,刘洋对其研究目的与趋势进行了提问,娄桂宾反馈道主要探究能否将此种来自自然界的抗菌抑菌特性应用到金属结构表面。
刘瑞康分享了高温合金TC4粉末的多次金属重熔对其成型、力学性能、孔洞等缺陷的影响,实验中通过切片软件的参数设置,让激光振镜角度偏转,对金属粉末进行不同方向的重熔,三次重熔后,孔洞等缺陷明显下降,结构件的应力得到有效提升,质量得到了改善。分享过后,张子凡对于多次重熔提出了次数的如何确定以及成型件的对比图等问题,但是文章中并没有对于此有相关的解释。
张寒旭分享了一种熔融粉末的骨支架DLP方式打印方法,此种方法为有机物打印,对于不同的含量的HA对打印效果不同,其中50%的HA打印的精度最高,抗压强度显著高于人的松质骨强度要求。HA的存在,有助于缓解PLLA的酸度、降解率和生物活性,打印成型的复合支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王洪分享了重熔策略方法对钛合金的影响,提出了不同扫描方法对金属成型、孔洞缺陷、温度梯度等的影响,并提出可用球磨法提高打印件的成型质量,用排水法测量孔隙率等实验方法,针对得到的最好实验参数的方框扫描策略,重熔可显著降低打印件的温度梯度等。
至此,本次读书会的分享全部结束,过程中大家表现积极,活动氛围良好。上台分享的人将自己最精华的读书收获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台下聆听的人则跟随着分享者的思绪深入思考,同时台上台下交流互动,在这个双向的过程中,年轻的思想相互碰撞,灵感的火花闪现。
最后通过线上投票的方式选出了本次科技前沿读书会的最佳分享奖,娄桂宾同学以生动形象的学术讲解、落落大方的分享风格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荣获最佳分享奖。会议最后,由主持人刘洋博士为本次获奖者娄桂宾颁发荣誉证书。

编辑:张子凡 柏德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