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7时,电光制造团队党支部组织全体研究生在明故宫15-522会议室举办了第一期科技前沿分享会。会议由电光团队党支部书记焦晨主持并致开幕词,强调了科技前沿分享会新板块的重要性。

首先,刘富玺总结汇报了IAME西安国际3D打印博览会的内容。他从3D打印的国内外现状、产品、工艺、应用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强调如何将设计好的产品制造出来是十分关键的课题。

接着,葛梦醒分享了3D打印在医工结合方向的应用。她先介绍了生物增材制造方法以及主流先进设备,然后讲解了六个生物增材制造的应用实例,并详细讲解了神经导管3D打印技术,最后讲解了生物增材制造所面临的挑战。

晁龙分享了西安国际3D打印增材制造论坛的相关内容。他简单介绍了参加论坛的专家以及医工案例,讲解了六种结构设计和相关的研究方向,尤其是三维点阵优化的结构设计。刘洋分享了立体喷墨打印法、液体3D选择性固化技术、多材料多彩色打印技术等3D打印新技术,然后介绍了智能化增材制造技术新进展。

周顺程分享了仿昆虫翅脉结构设计的一种拥有仿生流道的主轴系统冷却结构,利用流道流场、压降分析对该仿生结构进行探究。严东剑分享了仿蜘蛛网的微通道结构,进行了仿生拓扑结构散热特性的数值分析,得出蜘蛛网结构较普通矩形平直结构具备更优秀的换热性能。刘瑞康分享了仿鳄鱼骨表皮结构的新型散热器。王洪分享的论文题目是《仿生微流道散热器结构优化》,他着重介绍了仿生结构的设计过程和参数优化过程。

接下来,全体与会人员观看了第10届电火花成形加工研讨会的视频,对智能制造系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最后,刘富玺对今天的科技前沿分享会进行了总结,指出科技前沿分享会和读书会对于大家的学术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前者旨在拓宽大家的视野,了解前沿科技,后者旨在带领大家读论文,提高大家的学术水平。各位同学要积极准备,参与其中,全方位提升自己。

这次分享会,拓展了同学们的知识面,使大家对3D打印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有了进一步认识,为以后的学习、科研提供了指引。相信在电光制造团队党支部组织的领导下,通过大家的务实工作,各位同学不断成长,攀登学术高峰。
编辑:张志浩
摄影:徐军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