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光团队2020年第二期科技前沿读书会成功举办
发布人:邱明波  发布时间:2020-10-16   浏览次数:603

1015日晚7时,电光制造团队党支部组织全体研究生在明故宫733教室举办了“疫情寒冬”解封后的第一次科技前沿读书会,同时,这也是本年度第二期科技前沿读书会。沈理达教授与会,并给予指导。

本次读书会由电光团队党支部书记焦晨主持并致开幕词,强调了疫情后第一次读书会的重要性,并建议研一新生通过查阅论文将论文闪光点分享给大家,从而提高阅读论文的效率。并且后期将举办读书会2.0等创新板块交流活动。


陈志斌分享了在电火花线切割中侧隙对微孔精度的影响,以及通过使线芯的不稳定性与输丝系统隔离,抑制线在磨削位置的波动来提高切割稳定性;潘浩分享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厚度在线识别系统,难点是电火花线切割变厚度,识别厚度然后用相应的电参数切割,而后沈理达老师提出算法与电加工结合到智能设计再到算法学习过程;穆宏鹏分享了旋转超声辅助电火花成形加工及铣削加工的脉冲效率和极间状态。

李军分享了选择性激光熔化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组织特征及成形机理,研究了SiC的颗粒形状与离熔池中心距离的关联,利用数值分析对SiC形状的产生进行探究;徐原野分享了关于材料高温性能的研究论文,通过调控材料的微观组织来影响高温力学性能。


张寒旭分享了应用于骨修复的3D打印二级孔结构,第一级利用3D打印,第二级冷冻干燥,在药物释放和干燥中,选择黄连素作为抗菌药物,沈理达老师肯定了从全身系统性地考察植入骨组织的状态,提出精准医疗以及药物释放的特定方式,加入抗菌药物配合使用;徐博文分享了骨植入方面普通不锈钢与SLM不锈钢在电解抛光后的对比。


读书会的进行过程中,每个人在收听时带入自己的思考,针对自己的疑问向分享人提出问题,同时也加深了对该论文深层次的探讨,拓展思维路径。

最后沈理达老师针对今天的读书会分享进行的总结和指导,提出了对团队现有研究方向的发展期望。学科的发展也要切合历史的逻辑,符合时代的潮流,我们要以电光加工为基,引入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先进计算机算法,结合仿生学原理,推动课题组研究方向新发展。鼓励同学们使用编程算法结合电光制造方向,明白算法学习适用于那些场合,如何利用编程达到加工目的等问题。最后对研究生学术道路提出了宝贵建议:在学术研究和生活中阶段性的不完美在所难免,我们要具备把握全局的能力,不拘泥于一时的瑕疵,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态度面对一时的缺陷,最终到达学术高峰。


最后通过现场线上投票的方式选出了本次科技前沿读书会的最佳分享奖,张寒旭同学的分享知识脉络清晰、内容要点分明、讲解自信大方,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获得最佳分享奖。

编辑:刘瑞康 郭闯闯